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证券业执业证书年检的通知

作者:法律资料网 时间:2024-06-17 18:31:20   浏览:9040   来源:法律资料网
下载地址: 点击此处下载

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证券业执业证书年检的通知

中国证券业协会


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证券业执业证书年检的通知


  各证券公司、基金管理公司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、基金托管机构:

  根据《证券从业人员管理办法》和《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实施细则》的有关规定,协会将开展证券业执业证书年检工作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  一、取得执业证书满两年的在职从业人员应当参加年检。所在机构被接管或托管的从业人员待明确归属后再参加年检;因涉嫌违法违规,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的人员,待调查结果明确后确定是否参加年检;被暂停执业资格的人员待暂停期满后参加年检;受到刑事处罚、被注销或吊销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参加年检。

  二、年检工作通过执业证书管理系统进行。具体操作程序是:

  (一)机构提交参加年检查的人员;

  (二)协会审核确认符合年检条件的人员并返回机构;

  (三)机构通知符合年检条件的人员更新个人信息并提交所在机构;

  (四)机构审核确认更新后的个人信息并提交协会;

  (五)协会审核确认通过年检的人员,并在协会网站公布;

  (六)协会向各机构发放年检标签,由机构分发个人或集中粘贴在执业证书的规定位置。

  三、各机构可根据本单位人员取得执业证书的时间分批参加年检。

  四、未通过年检的人员,协会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。

  五、为配合年检工作的实施,请各机构按照有关规定,及时做好备案、注册及变更申请工作。

  中国证券业协会
二○○五年十月二十六日



下载地址: 点击此处下载

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停止执行8件市政府规章中涉及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规定的决定

上海市人民政府


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停止执行8件市政府规章中涉及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规定的决定

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

  《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停止执行8件市政府规章中涉及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规定的决定》已经2008年4月28日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,现予公布,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。

  市长 韩正

  二〇〇八年六月六日  

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停止执行8件市政府规章中涉及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规定的决定

(2008年6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公布)

  

  为了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,改革行政管理体制,建设服务型政府,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停止执行8件市政府规章中涉及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定。

  决定停止执行的有关规定是:

  一、《上海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费包干使用办法》第五条、第八条、第九条、第十条关于“征地管理费”和“不可预见费”的规定。

  二、《上海市城镇私有房屋查险督修管理办法》第七条关于“检查鉴定费”的规定。

  三、《上海市旅行社管理办法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关于“质量保证金管理费”的规定。

  四、《上海市水产养殖保护规定实施细则》第六条、第三十条关于“渔业水域闲置费”的规定。

  五、《上海市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实施办法》第十六条、第十七条、第十九条第三款、第二十条第二款、第二十二条、第二十三条、第二十四条关于“养殖保护管理费”的规定。

  六、《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》第十六条、第三十六条第一款关于“质量监督费”的规定。

  七、《上海市公墓管理办法》第三十条关于“公墓管理费”的规定。

  八、《上海市个体工商户管理规定》第二十八条关于“个体工商户管理费”的规定。

  本决定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。



房建设备大修、维修工程竣工验收标准

铁道部


房建设备大修、维修工程竣工验收标准
1992年10月1日,铁道部

1.土方、垫层及基础
1.1 土方、垫层
1.1.1 基槽(坑)的深度和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尺寸。基槽(坑)底必须按设计要求夯实,浮土应铲净。
1.1.2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。
1.1.3 各种垫层应分层夯实,材料、配合比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1.1.4 土方、垫层定量要求见表1。
表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| | | |
| | 检查内容 |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|检查方法|
|号|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1|槽| 槽(坑)底标高| ±20 | 尺量 |
|--|坑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2|管|槽(坑)底宽每侧| 20 | 尺量 |
|--|等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3|挖| 轴线位移 | ±15 | 尺量 |
| |方| | | |
|--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4|回|室内回填土标高 | ±20 | 尺量 |
|--|填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5|土| 填土表面平整 | 15 | 尺量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1.5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以一个自然间或其一侧为一点,各抽查20%。
1.2 基础
1.2.1 基础所用的材料、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
1.2.2 灰土应拌合均匀,分层夯实,表面平整。
1.2.3 砌筑砂浆、砖的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
1.2.4 砖、石砌体,砂浆必须饱满。砖砌体水平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%。
1.2.5 新旧基础接槎必须严密牢固,符合设计要求。
1.2.6 防潮层位置应正确,顶面必须抹实。
1.2.7 外墙基础培土应夯实平整,有铺装面的散水平整,与墙身密贴,两者均必须有向外的排水坡。
1.2.8 基础定量要求见表2。
表2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 | |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| |
|编号|检查内容|------------------|检查方法 |
| | |砖基础 |毛石基础| |
|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|
|1 |砌体厚度|±15 |±30 |尺 量|
|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|
|2 |顶面标高|±20 |±25 |尺 量|
|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|
|3 |轴线位移|±10 |±20 |拉线和尺量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1.2.9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以一个自然间的一边为一点,各抽查30%,但各不少于两点。
2.墙、柱、过梁
2.1 砖墙、柱及过梁
2.1.1 砖、砂浆的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
2.1.2 水平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%(承重空心砖砌体除外)。
2.1.3 组砌方法应正确,不应有通缝;独立砖柱不得用包心砌法。墙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的斜槎和直槎应通顺密实,直槎必须按规定加拉结筋。
2.1.4 新旧墙必须咬口,每米(高度)不得少于3处。接槎部位砂浆必须饱满。
2.1.5 镶砌或局部拆砌墙面应平整,无裂缝,砌浆必须饱满,加楔应严密。镶补墙面丁砖必须是整砖。
2.1.6 空斗墙必须用整砖砌筑,在不够整砖处,可加丁砖,竖缝应严实。
2.1.7 半砖墙必须砌筑稳固,与木柱接合处要斩虎叉口,或在木柱上每隔50CM加钉一块木砖。
2.1.8 镶砌门窗洞应方正平顺。过梁入墙每边不少于25CM,如用木过梁,入墙部分须涂防腐剂。平拱式砖过梁,底缝不得小于5CM,顶缝不得大于15CM。钢筋砖过梁砌筑高度所用砂浆及钢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
2.1.9 清水墙、柱应保持墙、柱面平整清洁,刮缝深度应适宜,勾缝应密实,深浅应一致。横竖缝交接处应平整。
2.1.10 砖墙、柱定量要求见表3。
表3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号| 检查内容 |质量要求或 | 检查方法 |
| | | 允许偏差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 | |每 层| 6 | 托线板 |
| | 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 经纬仪 |
|1 |垂直度 | 10以下| 15 | 吊线、尺量 |
| | |全高 | | |
| | | 10以上| 20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2 | 轴线位移 | 10 | 经纬仪、水准仪复查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3 | 棱地面标高 | ±16 | 经纬仪水准仪复查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4 | 表面平|清水墙柱 | 6 | |
| | 整 度|混水墙、柱 | 9 | 2m靠尺量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 | 水平缝平直度 | | |
|5 | 清水墙10m以内 | 8 | 拉线、尺量 |
| | 混水墙10m以内 | 12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6 | 水平灰缝厚度 | ±10 | 拉线、尺量 |
| | (10行砖累计数) |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7 | 清水墙面游丁走 | 25 | 吊线尺量 |
| | 缝(每层) |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8 | 门窗洞口宽度 | ±6 | 尺 量 |
| | (后塞口) |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9 | 拆砌新旧墙咬口 |每米(高度)| 直 观 |
| | |不少于3个 |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.1.11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内墙以一个自然间的一堵为一点,外墙以一个开间的一堵为一点,柱子以一根为一点,内墙按自然间抽查20%,最低不少于两间,若仅一间,最低不少于两点;外墙按开间抽查30%;山墙每堵抽查两点;砖柱按实际抽查30%,但不得少于两点。
2.2 石墙
2.2.1 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
2.2.2 组砌方法应正确,砌体砂浆密实饱满,不应有通缝。毛石砌体不应有干垫和双垫。三角缝宽度不应超过4cm。
2.2.3 砌体接槎分段砌筑时,必须留梯形斜槎,相邻高差不得超过1.2m。
2.2.4 石墙定量要求见表4。
表4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 | |质量要求或 | 检查方法 |
|编号|检查内容 | 允许偏差 | |
|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
|1 |砂浆饱满 |不低于75%| 直 观 |
|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
| | | ±20 | |
|2 |砌体厚度 | 墙 | 尺 量 |
| | | --10 | |
|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
|3 |轴线位移 | 墙15 | 经纬仪 |
|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
|4 |楼面标高 | ±20 | 经纬仪水准仪 |
|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
|5 |垂直|每层| 20 |经纬仪或吊线尺量|
| | |全高| 30 | |
|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
|6 |表面平整 | 20 |纵横两方用尺量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.2.5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内墙以一个自然间的一堵为一点,外墙以一个开间的一堵为一点。内墙按自然间抽查20%,最低不少于两间,若仅一间,最低不少于两点。外墙按开间抽查30%,山墙每堵抽查两点。
2.3 木构造墙壁
2.3.1 新做或改修的,位置、尺寸、材质及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立柱、立筋、横撑应横平竖直,安装联结应牢固;钉板和压条应平顺整齐。
2.3.2 抹灰板条应钉平整牢固,间隙适宜,接头应分段交叉钉在立筋上。
2.3.3 留门窗洞口位置、尺寸应正确。
2.3.4 与圬工接触部分应涂防腐剂。
2.3.5 补修时、拆损、严重腐朽或白蚁蛀蚀的木料应更换或修补牢固、整齐。有白蚁活动的应作好灭蚁处理。
2.3.6 木构造墙壁定量要求见表5。
表5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 | |质量要求或 | |
|编号| 检查内容 | 允许偏差 |检查方法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|
|1 | 木构造墙壁垂直度| 5 |吊线尺量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|
|2 |木构造墙壁表面平整| 6 |2m靠尺量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2.3.7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以一个房间或一个开间的一堵墙为一点,按实际抽查30%,但不少于三点。
3.木屋架、梁、檩、椽
3.1 木屋架、梁、檩、椽
3.1.1 木构件、铁件的材质,规格及各节点,杆件尺寸,下弦起拱高度,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。
3.1.2 结构各部分的联结必须紧密牢固,槽齿应密合,螺栓应拧紧,间距应正确,钢拉杆应顺直,螺栓伸出螺帽的长度不应小于杆径的一倍。
3.1.3 铁件及接触潮湿或埋入墙内的木构件,应涂防腐剂。有白蚁活动的地区,应采取防蚁措施。
3.1.4 上、下弦接头用夹板,以及加固节点,杆件用夹板,安装位置应正确。夹板和螺栓、垫板等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3.1.5 屋架安装后不得有扭曲和节点松动现象,下弦接头及端节点的剪刀面不得有劈裂。
3.1.6 更换的屋架、梁等,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,并应与原结构相符。旧有的加固,应符合设计要求,牢固合用。穿换檩条应承托牢固,与屋面基层应接触严实。
3.1.7 木屋架、梁、檩、椽定量要求见表6、表7。
表6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 | 检 查 内 容 |质量要求或 |检查方法|
|号 | | 允许偏差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 |截| | 10cm以下| --2 | |
| |面|锯材宽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 |
|1 |尺| | 10cm以上| --8 |尺 量|
| |寸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 |
| | | 元木杆件(稍径) | --5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2 | 接榫锯口深度 | ±2 |尺 量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3 | 端节点剪刀面长度 | --10 |尺 量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 | 受压及受弯杆件| 锯材 |1/500杆件长| |
|4 | |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尺 量|
| | 单面弯曲 | 元材 |1/200杆件长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 | | 15m以下| ±15 | |
|5 |结构长度|跨度在 | |尺 量|
| | | 15m以上| ±20 | |
|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 | | 15m以下| ±10 | |
|6 |结构高度|跨度在 | |尺 量|
| | | 15m以上| ±20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 | | +20 | |
|7 | 起 拱 高 度 | |尺 量|
| | | --10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8 | 弦、杆节点间距 | ±5 |尺 量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9 | 安装后、屋架垂直度 |1/20屋架高,|尺 量|
| | |不大于15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
|10| 安装后支座节点中心对支 | 10 |尺 量|
| | 座面中心 | |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表7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号| 检查内容 |质量要求或|检查方法|
| | | 允许偏差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|
|1 |檩条、椽木|10cm以下| --2 |尺 量|
| |的截面尺寸|10cm以上| --3 | |
|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|
|2 | |元木檩 | --5 |尺 量|
| | |(梢径) | | |
|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|
|3 |檩条上表面 |方木 | 5 |拉线尺量|
| | 平 齐 |圆木 | 8 |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3.1.8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屋架或梁以一榀或一根为一点,按实际各抽查50%以上;檩椽以一个开间为一点,按开间各抽查50%,但各不少于三点。
4.屋 面
4.1 平瓦屋面
4.1.1 不得漏雨。
4.1.2 新换瓦片不应有缺角(小槽破损)、砂眼、裂纹和翘曲。
4.1.3 挂瓦条或泥梗分档应均匀、平直,挂瓦应平整、搭接紧密,行列横平竖直。
4.1.4 屋面基层应铺钉整齐、牢固,符合设计要求。油毡不应有破损,长短边搭接符合规范规定。
4.1.5 脊瓦与坡面瓦之间空隙、沿山墙挑檐的平瓦,应用砂浆填实、抹平和封固。
4.1.6 屋脊、封山、檐口应平直,天沟、斜沟、檐沟和泛水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。
4.1.7 屋面部分串瓦或补瓦,新旧瓦规格应一致,结合应吻合。
4.1.8 勾脊抹梢(带)应光滑洁净。
4.1.9 屋面上碎瓦垃圾、树叶杂草等必须清理干净。
4.1.10 平瓦屋面定量要求见表8。
表8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顺| 检查内容 | 质量要求或 |检查 |
|号| | 允许偏差 |方法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1|行列不横平竖直 |每50m2不多于3行|直观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2|瓦不严密喝风 |每开间不多于3块 |直观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3|屋脊不直 | 每开间±20 |用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4|脊瓦搭盖坡瓦的 | 40 |用尺量|
| |长度不小于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 |天沟、斜沟、檐沟| | |
|5|铁皮伸入瓦片下 | 150 |用尺量|
| |长度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6|瓦头挑出檐口长 | 50~70 |用尺量|
| |度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 |突出屋面的墙或 | | |
|7|烟囱的侧面瓦深 | 50 |用尺量|
| |入泛水长度不少 | | |
| |于 | |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4.1.11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两坡水屋面以一开间前后为两点;一坡水屋面以一个开间为一点,屋脊以一个开间为一点;斜沟以一侧为一点,天沟、檐沟、泛水以一条为一点。各抽查30%,但各不少于三点。
4.2 小青瓦屋面
4.2.1 不得漏雨。
4.2.2 铺草泥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分层抹平。
4.2.3 铺瓦前应选瓦,其外形应整齐,不应有砂眼、裂缝、掉角等缺陷。
4.2.4 瓦垄必须上下顺直,前后对正。上下瓦的搭接长度一般应为瓦长的2/3(三搭头),瓦垄应均匀一致。
4.2.5 瓦底泥应坐满,瓦垄边缘应相互咬接紧密,不应有喝风、离缝现象。
4.2.6 屋脊、檐口应平直,堵、抹砂浆应密实。
4.2.7 修理小青瓦屋面应保持原有屋面平整,衔接紧密,碎瓦垃圾、树叶杂草应清理干净。
4.2.8 望砖、芦席木板底或冷摊小青瓦仰瓦应平稳、严密,合瓦应密实平直。
4.2.9 小青瓦屋面定量要求见表9。
表9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| 检查内容 | 质量要求或 |检查 |
|号| | 允许偏差 |方法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1|瓦搭头不均匀 |每开间不多于10块 |直观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2|瓦喝风翘曲 |每开间不多于5块 |直观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 |天沟、斜沟、檐沟| | |
|3|铁皮伸入瓦片下 | 150 |尺量 |
| |的长度不少于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4|脊瓦搭盖坡瓦的 | 40 |尺量 |
| |长度不少于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5|瓦头挑出檐口长 | 40~60 |尺量 |
| |度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 |突出屋面的墙或 | | |
|6|烟囱的侧面瓦深 | 50 |尺量 |
| |入泛水长度不少 | | |
| |于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7|脊瓦卧实不断裂 |裂缝1m以内的不 |直观 |
| | |超过3处 |插片试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4.2.10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;两坡水屋面以一个开间前后为两点,一坡水屋面以一个开间为一点;屋脊以一个开间为一点;斜沟以一侧为一点;天沟、檐沟、泛水以一条为一点。各抽查30%,但各不少于三点。
4.3 卷材屋面
4.3.1 不得渗漏。
4.3.2 卷材和粘结材料的质量,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。
4.3.3 卷材与基层和各层卷材间应粘结牢固、表面平整,不允许有皱折、空鼓、气泡、流淌、翘边和封口不严等缺陷。
4.3.4 卷材与屋面突出物的连接处和转角处,穿过防水层的各种管道与防水层之间的空隙,均应铺贴牢固和封闭严密。
4.3.5 卷材防水层的表面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,不应有积水现象。
4.3.6 卷材防水层与漏斗连接处,上层卷材边缘应压在漏斗托盘或竖管承口内,粘贴牢固;与女儿墙或其他屋面突出物连接处构造,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。不得有朝天缝。
4.3.7 保护层的砾砂(豆石)应筛洗干净,撤铺均匀。
4.3.8 隔热板应铺平垫稳。隔热保温层应按设计要求铺设。
4.3.9 修补卷材屋面、补贴部分与原有卷材每层周边搭接应不少于10CM。粘结应牢固、密贴、不得有翘边。屋面上的垃圾、杂物应清理干净。
4.3.10 卷材屋面定量要求见表10。
表1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| 检查内容 | 质量要求或 |检查 |
|号| | 允许偏差 |方法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1|找平层表面平整 | 10 |2m |
| | | |靠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2|铺卷材料表面平 | 7 |脚踏 |
| |整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3|隔热铺块料不平 | 每开间不多于三处 |脚踏 |
| |稳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 | | 长边 | 短边 | |
| |卷材搭接宽度 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 |
|4|平屋顶 |不少于70 |不少于100|尺量 |
| |坡屋顶 |不少于70 |不少于100| |
| |地下防水 |不少于100|不少于150|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4.3.11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以一个开间为一点,抽查30%,但不少于三个开间。
4.4. 刚性防水屋面
4.4.1 不得漏雨。
4.4.2 细石混凝土的配合比、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
4.4.3 基层应处理干净,细石混凝土应滚压密实、抹平、压光,与基层粘结牢固。表面无裂缝。
4.4.4 油膏嵌缝饱满密贴,不得渗水、漏水。
4.4.5 表面坡度符合设计和排水要求。
4.4.6 修理面层裂缝,应嵌填密实、抹平压光,不得渗漏。
4.4.7 刚性防水屋面定量要求见表11。4.4.8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以一个开间为一点。抽查30%,但不少于三个开间。
表1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| 检查内容 | 质量要求或 |检查 |
|号| | 允许偏差 |方法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1|横向表面平整 | 5 |2m |
| | | |靠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2|找坡与设计差 | ±10 |尺量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|
|3|不起壳 | 壳声不长于200 |敲击、|
| | | |尺量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4.5 石棉瓦、瓦垄铁、白铁屋面
4.5.1 不得漏雨。
4.5.2 安装必须顺直,钉接必须牢固,搭接应平服,表面不得有孔洞。
4.5.3 石棉瓦竖垄压搭应割角,不应有喝风,翘曲现象。搭接横向至少一个坡长,纵压石棉瓦不应少于100MM,瓦垄铁不少于80MM,均不应缺钉、垫。
4.5.4 竖立缝铁皮分档应均匀、方正,铁皮咬口必须严密。
4.5.5 旧屋面钉眼孔洞应修补牢固,不得有断破石棉瓦。
4.5.6 石棉瓦、瓦垄铁等屋面定量要求见表12。
表12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| 检查项目 | 质量要求或 |检查|
|号| | 允许偏差 |方法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|
|1|竖向搭接压槎 | --10 |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|
| | |每张白铁不少于6 | |
|2|钉接牢固 |只钉,石棉瓦不少 |直观|
| | |于四只钉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|
|3|4m以内瓦楞直向|新做小于10 |直观|
| |偏差 |翻作小于20 |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注:本条适用塑料、玻璃钢波瓦屋面
4.5.7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以一个开间为一点,抽查30%,但不少于三个开间。
注:本条适用于塑料、玻璃钢波瓦屋面。
4.6 灰土顶
4.6.1 不得漏雨。
4.6.2 应压实、赶光,不得有裂缝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4.6.3 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,不积水。
4.6.4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以一个开间为一点,抽查30%,但不少于三个开间。
4.7 泛水、檐沟、水落管、天沟、斜沟、封檐板等。
4.7.1 泛水坡度应适合,咬口应焊牢,不得有开缝、漏水现象。上口应嵌进泛水沿内,下面应与瓦面接严。
4.7.2 檐沟水落管的咬口和焊口应严密。檐沟应调好排水坡度。卡子应安装牢固、棱角线条应整齐。水落管安装的位置正确,上下垂直。
4.7.3 弯头与水斗的咬口和焊缝应严密,安装位置应正确,与墙连接牢固,不得有积水、窜水现象。
4.7.4 天沟、斜沟的咬口应严密,坡度符合设计要求。安装时两翼上端压入屋面面层不少于150MM。
4.7.5 双面均应涂防腐剂。
4.7.6 封檐板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,安装必须牢固,外观应平直,不应有翘扭现象。
4.7.7 泛水、檐沟、水落管、天沟、斜沟定量要求见表13。
表13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| 检查内容 | 质量要求或 |检查|
|号| | 允许偏差 |方法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|
|1|泛水上端入墙深 | 20 |尺量|
| |度不少于 |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|
|2|搭接口长度不少 | 檐沟25 |尺量|
| |于 |天沟、斜沟、泛水40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|
|3|立水管垂直度 | 5 |尺量|
| |(每层) | |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4.7.8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泛水、天沟、檐沟、檐板以一条为一点,斜沟以一侧为一点;水落管以一根为一点。各抽查30%,但各不少于三点。
5.楼地面
5.1 砖(块料)、水泥和细石混凝土、水磨石等楼地面。
5.1.1 砖(块料)地面,铺设接缝应均匀,嵌缝应密实,颜色和花纹应一致。砖(块料)不应有裂纹、缺角等缺陷。
5.1.2 水泥和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基层必须坚实,材料和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。面层与基层必须粘结牢固,不应有空鼓;面层表面应密实压光,不得有裂缝、脱皮和起砂等缺陷。整体水磨石面层还应光滑,石粒密实,分格条清晰。
5.1.3 在水泥砂浆找平层,或混凝土垫层上粘贴各种面层应牢固,粘结料不应溢出面层。
5.1.4 需排水的地面,其坡度必须满足排水要求。
5.1.5 踢脚板、线的高度应一致。上口应平顺,踢脚板的接头、接缝应严密。
5.1.6 旧有楼地面补修,原有基层应清刷干净,新旧面层接槎应平顺,色泽、花纹应一致,不应有破裂、起壳现象。
5.1.7 砖(块料)、水泥和细石混凝土、水磨石等楼地面定量要求见表14。
表14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 | |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| |
|编| 检查内容 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检查方法|
|号| | | |接缝高| |
| | |表面平整|缝格平直|低 差| 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|--------|
|1|高级水磨石、马赛克| 2 | 3 |0.5|拉线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|--------|
|2|缸砖、大水泥砖 | 4 | 8 |1.5|拉线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|--------|
|3|普通水磨石 | 3 | 8 | |拉线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|--------|
|4|大理石 | 1 | 2 | |拉线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|--------|
|5|水泥花砖 | 3 | 3 |0.5|拉线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|--------|
|6|抹水泥 | 5 | 4 | |拉线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|--------|
|7|水磨石 | 2 | 2 | |拉线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|--------|
|8|细石混凝土 | 5 | | |拉线尺量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|--------|
|9|普通砖 | 8 | | |拉线尺量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5.1.8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楼地面以一个自然间为一点;踢脚板、线以一条(根)为一点,按照自然间抽查20%,但不得少于两间。
5.2 木楼地面
5.2.1 搁栅安装必须牢固稳定。搁栅截面尺寸和伸入墙内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木搁栅与圬工接触部分必须涂防腐剂。
5.2.2 木板面层接头应错开。接于搁栅的中心线上,表面应刨光不应有刨痕、锤印、戗槎和毛刺。刷清油的板面,在同一房间内的颜色应均匀一致。
5.2.3 踢脚板、线的高度应一致,上口应平顺。踢脚板接头以及与地板面接缝应严密、顺直。
5.2.4 在水泥砂浆找平层或混凝土垫层上,粘贴木板面层应牢固,粘结料不应溢出面层。
5.2.5 木楼地面修理,应找原样修补,接头紧密平整,不漏灰。
5.2.6 木楼地面定量要求见表15。
5.2.7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楼地面以一个自然间为一点,踢脚板、线以一条(根)为一点。按照自然间抽查20%,但不得少于两间。
表15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| |质量要求或| |
| | 检查内容 | |检查方法 |
|号| |允许偏差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
|1|踢脚板线上口平直脚| 3 |拉线质量 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
|2|板面拼缝平直 | 8 |拉线尺量 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
|3|搁栅间距 | ±20 |拉线尺量 |
|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
| |面层表面平整 | | |
|4| 松木长条 | 3 |2m靠尺量|
| | 硬木长条 | 2 |2m靠尺量|
| | 拼 花 | 2 |2m靠尺量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6.顶 棚
6.1 顶棚
6.1.1 顶棚主梁和搁栅的截面尺寸及吊钉位置、间距,应符合设计要求。吊钉必须牢固。
6.1.2 灰板条顶棚板条间的缝隙应取7~10MM。顶头缝隙不应小于5MM。板条接头应分段交错钉在搁栅上,每段长度不应大于500MM。
6.1.3 金属网抹灰顶棚铺钉金属网时,必须拉紧钉平接缝应设在搁栅上。
6.1.4 保温顶棚的底衬板接缝应严密。隔汽层(油纸或油毛毡)应分段压紧,不应有折裂。防寒层填充均匀,厚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6.1.5 刨花板、胶合板、吸音板等人造板顶棚,铺钉应牢固整齐,压条宽度一致,分格均匀、美观。
6.1.6 顶棚四周水平线应位于同一标高,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±5MM,中间部分应起拱,起拱高度应为房间短向跨度的1/200。
6.1.7 芦苇、芦席、竹席、纸板等顶棚铺钉应正齐牢固,不应有显著高低不平。
6.1.8 旧有顶棚补修,主梁、搁栅、吊筋(吊条)等应联结牢固,新旧棚面接槎应平顺,不应有显著不一致。
6.1.9 顶棚面抹灰质量要求见第8.1条“墙面顶棚等抹灰”。
6.1.10 计点单位及检查数量:以一个自然间为一点。抽查20%但不少于三间。
7.门窗及细木装饰
7.1 木门窗
7.1.1 新做门窗时的木材含水率不得超过规范规定。
7.1.2 框、扇尺寸必须正确,榫槽、榫头嵌合应严密。裁口起线,割角、倒棱应平直,交圈整齐,分格必须均匀。表面应光洁平整,不应有刨痕、毛刺和锤印。
7.1.3 窗纱应绷紧,压纱条应平直,不应露纱头。
7.1.4 胶合制品不得有脱胶、刨透等缺陷。
7.1.5 门窗框安装应正直牢固、不应有锤印。框与墙的接触面应刷防腐剂。框必须设置木砖或扒钉等与墙联牢。
7.1.6 门窗开关应灵活,留缝应均匀,关闭应严密,五金槽应深浅一致,边缘整齐,小五金应安装牢固、齐全、位置正确。木螺丝不得残缺,拧入深度不应少于长度的2/3。
7.1.7 修理加固门窗框、扇必须牢固,结合应平服严实、不得上碰、下擦、轧边,小五金应配齐,接榫部分不得用钉子代替。
表16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编| |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| |
| | 检查内容 |------------------| 检查方法 |
|号| |高 级|普 通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|
|1|框扇对角线长度差| 2 | 4 |框量裁口里 |
| | | | |角,扇量外角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|
| | 框 | 3 | 5 | |
|2| 翘曲 | | |两根靠尺量 |
| | 扇 | 2 | 4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|
| | | | 0 | 0 | |
| | |框 | --2 | --2 | 量内裁口 |
|3| 高、宽度| | | | 量外口 |
| | |扇 | +2 |+2 | |
| | | | 0 | 0 | |
|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|
|4|扇胶合制品表面 | 2 | 3 | 靠尺 |
| |平整 | | |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7.1.8 门窗制作和安装的定量要求分别见表16、表17。
7.1.9 计量单位及检查数量:以一框(扇)为一点。按不同规格的框、扇件数,各抽查20%,但均不少于三件。
7.2 钢门窗

不分页显示   总共3页  1 [2] [3]

  下一页